独立插画师详解《界面交互设计》中的移动插图设计


2020年6月28日,《界面交互设计》创新课程负责人康帆邀请优秀毕业生、故宫文创、OPPO、李宁、华润集团、梦幻西游等大厂品牌的特邀插画师作吴尧作“移动界面中的插图设计”专题讲座,2017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701班、1702、1703班员工和部分教研室老师聆听了讲座。

吴尧是网易、上新了故宫、完美世界、k11艺术中心特约插画师,先后创作了十里洋场、千猪图、诛仙敦煌、故宫文创、网易海报、观山关海等诸多有影响的系列插画,其作品先后被汉声、 上策新媒、古田路9号、花瓣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或首页推荐。

吴尧说,上大学时,同学中普遍推崇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倡导的“禅意”美学,“我更多追求结合文化与生活需要而创造的功能性美学,而不是模仿表面的禅意。设计复杂,耗时长,其实是有点孤独的。但越孤单,就越想做。”汉口老租界互动地图,便是他靠在画室代课自掏腰包的“兴趣之作”,为100个汉口老房子,手绘了ID,全面展现汉口老建筑风情。

他和小伙伴们三上武当山,前后住了一个月时间,画了200多张关于武当山的作品,最后交出了武当山日历、武当山地图,并对武当山古建筑、中草药、道教文化、保护动物等进行了全面展示,“从准备到完成,花了半年时间。”这件毕业设计作品,后来被北京一家公司买走,开发成武当山系列文创作品,在业内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不久,吴尧受邀为黄鹤楼和知音号创作了插画地图。因为在北京工作,黄鹤楼作品用了接近1个月的时间。“我对黄鹤楼的整体基调比较熟悉,作为插画地图,为了保证地址、路标的准确,我请我的摄影师好朋友,拍了大量黄鹤楼周边照片,尤其是航拍图。”吴尧在做武当山系列的时候总结的经验派上了用场,“中国建筑强调与自然相结合,山与建筑是一个整体,天人合一。航拍照可以清晰地看到山的形态。”他花了两周时间,根据建筑资料、地图资料,等比例缩小绘制了黄鹤楼长卷,插画地图局部画后来还被用在“听见黄鹤楼”小程序中。最后吴尧现场演示了移动端插图创造的思路、绘制步骤、配色方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