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1901班开展线上认识实习
近日,公司汉语言文学专业1901班创新实习形式,顺利高效地开展了为期2周的线上认识实习。本次实习内容涵盖实习动员大会、专家直播讲座、线上微课实践、线上参观访问、电子杂志策划、实习总结大会六个精彩环节。本次线上认识实习的带队老师为云顶国际yd333汉语言文学专业喻晓薇老师和刘科军老师。
动员大会
6月22日下午,喻晓薇老师在网络会议平台主持召开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实习动员大会,师生线上沟通交流,明确了认识实习目的、开展方式及具体任务,营造了浓厚的实习氛围。
线上学术讲座
本次实习的讲座安排突破了传统讲座的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云讲座”、“线上讲座”等有利条件。负责讲座实践部分的喻晓薇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十余场文学及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线上学术讲座。这些讲座都是国内名校教授、相关专业学界权威专家所讲授。
同时,喻晓薇老师邀请了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乐云老师为全体同学开展了“中文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路径”的讲座。乐云老师主要从中文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中文专业的职业规划分析、中文专业的发展路径与现实思考三大方面展开讲解,为汉语言专业同学们的职业选择与未来规划进行了客观清晰的分析与指导,为同学们明确了职业规划的方向。
这些线上讲座的开展增强了同学们对汉语言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提高了其文学、文化修养,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后续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6月26日“中文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路径”讲座课件截图)
微课训练
6月30日上午,在喻晓薇老师的组织下,全班临时抽选了7位同学利用“腾讯会议”线上为同学和老师讲授“微课”。此前,同学们已选择中学语文教材课文进行独立备课、设计教案和PPT。因为准备充分,所以整个微课实践中,授课同学专注授课,听众们认真倾听。每次讲授结束后都有师生用心点评。
此次的微课讲授让同学们初次尝试身为教师的体验,收获颇丰。独立备课的模式锻炼了教学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丰富了对教学方面的认识与经验。
博物馆云参观
6月30日至7月2日,全体同学在刘科军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了“湖北省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武汉博物馆 线上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以及“武汉江汉关博物馆”四个博物馆的线上云参观。通过对这些博物馆的云参观,同学们了解了武汉与湖北的历史与发展,深化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与近代革命精神的领悟。
“讲好中国故事”电子期刊策划
在刘科军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根据兴趣和时代特点,分组策划制作了故事定位准确、刊物特色分明、组织形式合理的电子期刊。此次策划以小组形式进行,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极大地锻炼了员工的文案撰写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培养了同学们在“互联网+”时代对于新媒体软件的运用能力。

(某小组制作的电子期刊)
经验总结交流
7月4日上午,刘科军老师、喻晓薇老师和全体同学召开了本次认识实习的经验总结交流大会。会议气氛热烈而严谨,刘科军老师对同学们的实习表现和专业精神给予了热情洋溢的点赞;学习委员胡省平、员工代表姚紫怡汇报了本次认识实习的体会与收获;每个实习小组代表成员分别交流了微课体会、电子期刊制作体会、博物馆云参观体会和听讲座体会。会议最后,刘科军老师对本次认识实习的效果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评价,在指出不足的同时激励同学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在今后的老员工活中不断成长进步。

(总结大会会议现场截图)
本次认识实习是在新冠疫情警戒还未解除的情况下首次采取线上方式展开的实习活动。尽管线上实习有诸多限制与不便,但老师与同学们克服了困难,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扬长避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习活动。同学们必将会将本次实习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去,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丰富自我。
新媒体中心 文/胡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