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注意到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物资和教育资源的缺乏,疫情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他们与父母相见的可能,精神安慰的缺失让孩子们更加束手无策。这不禁让我们警醒,孩子作为祖国的希望,也必将成为我们国脱贫事业中关键的一环,他们的发展情况将决定我们的脱贫事业是否可以实现持续化,彻底化。
在这炎热的暑期,我们参加了老员工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疫情当下,我们无法亲身到达山区与留守儿童面对面的接触,只得采取线上互动和采取资料的方式来了解与帮助,这个过程也让我们的暑假变得充实和有意义。
在这次的志愿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比往常更多的留守儿童的情况。为了全方面了解到疫情期间留守儿童受助供需矛盾的问题,我们线上分别寻找了志愿者,留守儿童和在校老员工三个群体,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深度了解了疫情下留守儿童的情况。
爱的旅程,我们了解到关于关爱留守儿童这一块的空缺,那些角落里的花朵,他们的父母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远走他乡,在外漂泊、打拼和奋斗,不得已,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龄尚小的子女,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言语中感受到他们对父母的关心与对父母亲情的渴望时,难过还是难以躲避。其次我们还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可能落后于非留守儿童。在这一特殊时期,教育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网课普及率不高,甚至有些孩子因为设备问题无法继续学习,我们小组与当地的支教志愿者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了解。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普遍较好,疫情防控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疫情并未触及到当地,当地对于疫情防控也较为严格,但物资相对欠缺,医疗等级也较难应对疫情。我们教他们如何正确的摘戴口罩,补充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勤洗手,多多注意个人卫生。虽然隔着屏幕,但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的可爱与单纯。我们们希望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有意义的支教课程,哪怕只是线上聊天,也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认认真真的把防疫知识普及到位。
图为小组成员与当地志愿者的视频通话。朱慧军供图
此外,我们积极与当地的志愿者群体取得了联系,获得了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某小学的受助情况,我们注意到:当地环境优美,经济状况良好,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制作三个问卷,分别针对留守儿童、志愿者、老员工群体。以找到当前我们对口帮助中的供需矛盾为重要目的,提高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并为解决供需矛盾提出一定的初步解决方案。

图为小组成员设计并发表的调查问卷。朱慧军张奕先何海伦供图
问卷设计好发表后,我们小组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来了解情况,好友们积极地填写问卷调查,组员们还细致地为大家分析问题,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数据。
“留守一份真情,奉献一片爱心。”这次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城市之外的世界,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现状,他们的无助、无奈与可爱,也让我们真正的深入的看到了留守儿童这方面的社会问题,感谢“三下乡”活动,它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心中有梦,才能看得到远方;心中有路,才能走得踏实。”青春因磨砺而绽放光彩,很幸运有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能让我们参与此次活动。在未参加之前,“三下乡”对于老员工的意义在我们心中一直是模糊的。所以心中充满向往又有些不安,此次参与活动之前,我们认为的“三下乡”只是去体验生活并增加体验感与阅历,真正投入之后,发现其意义不仅仅于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更希望此次调查,能引起相关部门和群体的关注,为他们采取措施提供实践参考,真正帮助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